從瓦楞紙板的品質可以看出一個企業的生產實力。瓦楞紙板生產線作為
瓦楞紙箱的第一道生產工序,對產品的成本(Cost)和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role),也是所有生產工序中變數最大、最難控製的環節,隻有係統地解決好人、機、料、法、環五個因素,才能有效降低瓦楞紙板生產線廢品的產生,製造出高品質的產品。

人
人是最關鍵的因素,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這裏主要強調兩方麵的內容:瓦楞紙板生產線操作人員的團隊精神和個人操作技能(skill)。
瓦楞紙板生產線是集蒸汽、電、液壓、氣、機械於一體的生產流水線,涉及單麵機、輸送過橋、上膠複合、烘幹、壓線及縱橫切等多道關鍵工序,任何一個環節配合不到位,都會影響到整條生產線的運行,這就要求瓦楞紙板生產線操作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團隊意識和互相協作的精神。
目前企業的瓦楞紙板生產線操作技術人員大多數都是在企業的生產中慢慢摸索成長起來的,憑著生產經驗進行工作,缺乏專業的操作技能(Operation skills)培訓和學習,對設備的駕禦能力不夠嫻熟,缺乏對潛在隱患問題的預測和預防。因此,企業首先要注重瓦楞紙板生產線人員的技能培訓以及瓦楞紙箱相關基礎知識的培訓,要不惜資金請人來或派出去進行學習,而且應該注重人才的培養,建立具有自己特點的企業文化,吸引高水準的瓦楞紙板生產線技術人才,使企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員工具有高度的認同感。
機
設備穩定運行是瓦楞紙板(zhǐ bǎn)品質保證的基礎。在這一方麵,企業應從下列角度出發來開展工作:
1.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是首要任務
瓦楞紙板生產線的非正常停機會產生大量的廢品,造成生產效率的降低和生產成本的增加,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是減少停機率的最有效方法。
2.日常保養
設備(shèbèi)能否正常運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常保養工作能否跟得上,一般設備保養原則是:潤滑充分,清潔完整,認真細致。
瓦楞紙板生產線有幾百個潤滑部位,按使用潤滑劑的不同,可分為油潤滑部位和脂潤滑部位,不同的潤滑部位應嚴格使用相應的潤滑劑,並且要保持潤滑部位得到充分潤滑。如瓦楞輥、壓力輥溫度高就要嚴格使用高溫潤滑脂。
設備的清潔工作在維護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它和設備潤滑狀況有著密切聯係,主要應做到無塵土、無雜物,避免因塵土、雜物的影響加速部件磨損甚至損壞。
3.維修工作
設備部門要根據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製定詳細的維修(wéi xiu)計劃並且實施,保證設備穩定運行。
瓦楞sa真人app巡檢是檢驗人員在生產現場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對有關工序的產品質量進行流檢查。
4.設備易損件的管理
對設備易損件的管理,實時監控是非常必要的。企業應建立設備易損件使用跟蹤台帳,進行實時監控、分析,找出易損件磨損較快的原因,製定對策,能夠做到提前預防,避免因易損件損壞造成無計劃停機。
一般情況下,對易損件的管理應采取以下兩方麵措施:一是改變易損件自身的材質、製造工藝,以達到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二是在合理的使用環境(environment)中使用,減少人為、環境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損壞。
5.重視設備關鍵部件的更新改造
近幾年,瓦楞紙板生產線的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新的技術亮點引領企業著手瓦楞紙板生產線設備關鍵部件的更新改造。
6.生產(Produce)管理係統
使用瓦楞紙板生產線生產管理係統來控製生產成本,能夠比較準確地統計出瓦楞紙板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實現整條生產線速度同步。一般可以降低瓦楞紙板廢品率在5%以上,而且澱粉用量也明顯降低。
①自動接紙機
采用自動接紙機進行接紙,避免接紙時不必要的浪費,降低瓦楞紙板生產線的停機及質量問題的產生,保證穩定的高生產速度以及整條生產線的高紙板品質。
②碳化鎢瓦楞輥
作為單麵機心髒的瓦楞輥,對瓦楞紙板的品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亦對經濟效益產牛直接影響。碳化鎢瓦楞輥是運用熱噴塗技術將碳化鎢合金粉末熔化噴塗到瓦楞輥齒麵形成碳化鎢塗層的一種特殊工藝,比一般瓦楞輥壽命長3倍-6倍。在整個輥運轉壽命中,它的楞高幾乎不變,保證了瓦楞紙板質量平穩,減少2%~8%的瓦楞芯紙和膠糊用量,降低廢品的產生。
③糊機觸壓棒
糊機觸壓棒是采用很多耐磨的弧形片板與彈簧連接而成的,彈簧的彈力始終讓弧形片板均勻地貼合在糊輥上,即使是糊輥磨損凹陷,彈簧片板也會隨著凹陷,始終讓瓦楞芯紙均勻地貼合在糊輥上。另外,彈力均衡(Balance)的彈簧會根據原紙的薄厚和楞形的變換自動調節高低,使瓦楞芯紙在進入糊機上糊時的瓦楞高度與上糊後出糊機時的楞高保證不變,有效控製塗膠量並且大大改善紙板品質。
④熱板部觸壓板
熱板部觸壓板是用來取代傳統的重力輥觸壓傳熱方式。它是采用特製的耐磨材料片板連裝而成,每塊片板上配裝有彈力均衡的彈簧,使每塊片板能全麵觸壓於熱板上,增加了紙板的受熱麵積,提高了傳熱效率,從而可提高車速、保證完好的楞型、增強瓦楞紙板的強度及增加瓦楞紙板的厚度,紙板不脫膠,不起泡,貼合良好,降低了廢品率。
⑤自動製糊係統
製糊工序是整個生產工藝中波動最大、對紙板質量影響最關鍵的工序。傳統製糊配方單一,容易因人為因素造成加料不準確,使粘合劑品質不穩定。而自動製糊係統是集工藝、機械和自動控製為一體的典型綜合體,可以對製糊係統中的配方功能、曆史數據、實時數據、動態監控功能、人機對話等進行處理,製糊質量穩定受控,可以使生產線操作(operate)更加穩定,降低人為因素,徹底解決紙板起泡、透楞、發軟等質量問題,降低廢品率。
料
這裏的 ;料 ;主要包括原紙、粘合劑和蒸汽。
1.原紙
原紙質量首先要確保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斷紙現象,在穩定原紙質量的基礎上,企業應做到原紙品種、定量規範化管理,縮減使用的總品種,避免頻繁換紙,這一點對瓦楞紙板生產線的降耗至關重要。
對瓦楞紙板(zhǐ bǎn)生產線操作人員,應熟知每批原紙的質量(Mass)水平,包括含水率、吸水性、裂斷長等指標,以便根據原紙的質量狀況適當調整操作。另外,原紙的邊緣保護要特別小心,曾經就出現過因原紙邊緣被庫房地麵沙子中的小石子裹破,造成原紙的邊緣破損,問題發生又不容易被發現,結果造成上機斷紙。
2.粘合劑
粘合劑質量取決於粘合劑製作(Make)工藝優劣和使用的原料質量。瓦楞紙箱是由麵紙、裏紙、芯紙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紙通過粘合而成。粘合劑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澱粉,一般需要采用工業一級品以上的玉米澱粉。等級較低的澱粉加工(Processing)精細度差,蛋白質、脂肪等雜質較多。使用這樣的澱粉,將消耗更多的燒堿,使粘合劑不穩定,粘合的瓦楞紙板(又稱波紋紙板)易吸潮,並且粘合劑易以較大的澱粉顆粒和雜質為核心產生凝膠,使粘合劑流動性變差。固含量、初粘力、粘度以及糊化溫度是衡量粘合劑質量的重要指標。
①固含量
粘合劑的固含量應根據設備精度、運行速度及原紙實際情況來確定,一旦高速寬幅瓦楞紙板生產線的車速達到200米/分鍾以上,就要求粘合劑的固含量一定要高,水與澱粉的比例通常在2.5:1至3:1之間。粘合劑固含量高,水分就相對減少,較少的上膠量即可保證瓦楞紙板的粘合,並且在瓦楞紙板加工過程中水分變化較小,可以減輕瓦楞紙板翹曲現象。如果企業設備精度低、車速慢、原紙容易透,粘合劑的固含量就要低一點,否則會造成瓦楞紙板脫膠、糊線品化及爆線等質量(Mass)問題。
②初粘力
初粘力足保證瓦楞紙板粘合及提高車速的關鍵。在瓦楞紙板生產中,加大原紙預熱麵積,或者在製作粘合劑時添加交聯劑和分別在主體與載體罐中增加硼砂,以及提高粘合劑固含量,都可以使粘合劑塗布後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始產生粘合力並且其粘力可以破壞紙麵纖維。
③粘度
粘合劑粘度越低,流動性就越好。粘合劑流動性決定了粘合劑的滲透性、上膠的均勻度和膠量大小,直接影響到車速、紙板(zhǐ bǎn)粘合、紙板平整度及強度。對於粘合劑的流動性認識,不是粘合劑中澱粉所占比例越高,流動性就會越差,高固含量的粘合劑通過調整配製工藝,也可以保持很低的粘度。
一般情況下,粘合刺在循環使用中,其粘度每通過循環泵一次,就會有降低的趨勢,此時,應加入新製作的粘合劑混合使用。
④糊化溫度
糊化溫度是指把澱粉粘合劑變成糊漿時所需的初始溫度,粘合劑的糊化溫度是保持高速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連雲港紙箱廠在確保紙箱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可因地製宜地設置質量檢驗機構及配備質量檢驗人員。
解決粘合劑的糊化溫度問題,除了通過調整燒堿用量及加熱的方法外,適當加入一些添加劑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糊化溫度不能太低,太低會造成粘合劑在循環過程中糊化而影響粘合劑的流動性,應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粘合劑的糊化溫度,冬季可將糊化溫度調低至55℃~60℃,夏季則可將糊化溫度調高至61℃~66℃。
3.蒸汽
蒸汽供應與瓦楞紙板生產線的快慢及走紙寬度有直接的關係,車速越快,紙幅越寬,所需蒸汽供應量越大,也就是蒸汽供應壓力越高;反之則越小。另外,要解決好進汽與回水之間的壓力差問題,一般而言,在預熱器進注與從預熱器裏排出的冷凝水的壓力差為2kg/cm2-2.5kg/cm2,小於這一範圍,會造成供汽不足,超出這一範圍,會造成預熱器積水。
法
1.生產合理排程及優化的修邊方法(method)
瓦楞紙板生產線生產排程時需要遵循同紙質、同幅寬原紙放在一起生產,還要考慮到瓦榜紙箱的尺寸因素,以使瓦楞紙板生產線所產生的廢料最少為原則,原紙幅寬按照由寬到窄安排生產,盡量降低換紙、換單次數。
經過測定,低克重原紙的熱收縮率大約為1.25%,按照此比例修邊為最理想狀態。在選擇最佳的原紙幅寬時應在瓦楞紙箱尺寸、原紙更換、訂單交貨期順序、訂單數量等因素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修邊麵積最小化。目前很多企業采用ERP係統來實現合理的生產排程及優化的修邊工作,達到了節約用紙、減少損耗的目的
2.有效控製粘膠線的寬度
在歐美國家,對瓦楞紙箱的質量檢查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瓦楞紙板(又稱波紋紙板)粘膠線寬度的檢查。控製粘膠線的寬度有兩個方麵:一是單麵機、上膠機準確、精密、均勻地來上膠是控製粘膠線寬度的主要因素(factor)。其次,粘合劑的質量要高。在實際生產中,如果遇到上膠不均勻或擔憂脫膠現象的發生,就依靠加大粘膠線的寬度來提高粘合效果,結果導致瓦楞紙板上膠量大,出現紙板發軟、透楞現象,造成大量廢品產生。
3.列出廢品的分類,找出廢品減少的方法
在生產中,主要會在以下方麵造成瓦楞紙板生產線廢品的產生:
①原紙紙卷外層破損
對原紙進行入廠檢驗,如果發現由於運輸造成原紙損壞,應予以扣重。原紙在庫房儲存和廠內搬運中,要小心處理,避免原紙紙卷外層破損。
②殘卷損耗
在原紙紙卷安裝過程中要避免原紙卷芯被損壞。作為殘卷要集中在一起進行管理,使得殘卷能在適當狀態下使用。
為了用完殘卷,通常這類殘卷中剩餘的原紙數量實在太少以至不必再次使用,瓦楞紙板生產(Produce)線的操作人員會做出生產過剩的決定,作為管理者,盡量不要給操作人員過多的壓力去用完剩餘的殘卷,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廢品浪費。
③換紙軸及引紙損耗
在單卷瓦楞原紙或箱紙板用完後,由卷軸將其下機,同時南另一卷軸將一新卷瓦楞原紙或箱紙板自動上機。卷軸換軸時整個生產線還是連續運轉的,但在換卷處生產的瓦楞紙板為不合格品。由於企業的設備(shèbèi)不同,出現的損耗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損耗約占原紙的0.6%~1.0%。
每批產品因規格不同,在生產時需重新引紙,開機初始,為非正常生產,所產出的紙板為不合格品,因企業的生產設備不同,損耗率差異較大,此段損耗率約占原紙的0.9%~1.7%。
④生產過剩
生產過剩的產品在許多企業將其列入合格品中。其實這部分產品在流轉過程中的價值不一定得到體現,跟換紙軸及引紙損耗一樣,對企業來說比較容易忽視,這方麵需要企業從中挖潛,降低消耗(consume)。
⑤物流運輸損壞
瓦楞紙板物流運輸方式需注意,要盡量使用輸送地輥運輸紙板,並且在輸送地輥和堆碼底部之間使用木板,避免底部瓦楞紙板損壞。
⑥質量事故造成紙板報廢
紙板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脫膠和翹曲問題上,翹曲可以通過正反壓及噴霧進行後處理得以改善,但脫膠的瓦楞(wǎ léng)紙板幾乎都要報廢。
良好的粘合應是紙和粘合劑牢固結合,將其剝離時,撕裂的應是紙的纖維,而不應是粘合劑脫開。瓦楞紙板脫膠問題可能貫穿在整條粘合線上,或隻在邊緣,或隻在中間。在製訂解決方案前,要找到發生問題的根源,杜絕問題的再發生。如在使用(use)進口紙和生漿瓦楞原紙進行生產時,極容易發生脫膠問題,這就需要對粘合劑、蒸汽噴淋裝置、預熱機的紙幅包覆表麵等操作(operate)適當調整,跟蹤技術參數和瓦楞紙板粘合效果,尋求最佳工藝技術控製狀態。
環
這裏主要是指溫度保證和水分控製。原紙要變形必須具備溫度和水分這兩個外部條件,粘合劑要糊化和固化需要溫度支持,瓦楞(wǎ léng)紙板的強度需要水分保障。
瓦楞紙板生產線的溫度保證是由蒸汽提供的,與瓦楞紙板生產線的速度和蒸汽壓力相關,對應關係為:
可見,要確保溫度,必須達到規定的蒸汽壓力,而且蒸汽管路係統的疏水裝置也非常重要。因為原紙及單麵紙板通過各預熱器後,要帶走大量熱量(Heat),一部分飽和水蒸汽就會變成冷凝水,這一部分冷凝水必須及時排出,否則就要影響到預熱器的溫度。
水分控製在瓦楞紙板生產線中非常重要,是決定紙板平整度和強度指標的重要因素。預熱機足瓦楞紙板生產線操作人員唯一能夠將水分從原紙中清除的可靠工具。據估計,最有可能影響水分清除效果的因素是瓦楞紙板生產線的生產速度,以及通過預熱機時紙幅的包覆程度。
烘幹板的溫度對形成的瓦楞紙板的含水量影響很大。烘幹板的加熱板一般分為三組,每組分別由四塊、五塊、六塊加熱板組成。每一組加熱板都設有調壓閥,用來調整進入加熱板的蒸汽壓力,從而改變加熱板的溫度,使之生產出高品質的瓦楞紙板。
增加水分主要是要依靠設備噴霧和噴水裝置來實現。另外,粘合劑中的水分也對瓦楞紙板的含水率產生重要影響,這個環節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