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連雲港市振揚紙品有限公司!

企業分站 | 網站地圖 | RSS | XML
sa真人app

全國聯係熱線:

13815667066

sa真人app

連雲港紙箱包裝

新聞資訊

產品分類

sa真人app

連雲港市振揚紙品有限公司

聯係人:徐總 18705133500

電話:0518-85916588

郵箱:1747236693@qq.com

網址:www.trovacub.net

地址:連雲港市海州開發區鬱州南路6號


瓦楞輥的采購分析及實例成本計算淺析

您的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瓦楞輥的采購分析及實例成本計算淺析

發布日期:2018-07-12 作者: 點擊:

購買瓦楞(wǎ léng)輥時,最先考慮的是楞型。每個最常用的楞型(比如

  B、
  C、E楞型等等)都有很多公認的標準和不同的規格(specifications)。不同的楞高、楞間距和楞弧組合出的楞型各不相同,製造出的紙板也就不同。在任何一個紙箱企業,輥規格選擇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決策。這個決策中的關鍵是收縮率,用商業術語來說,這對成本有顯著的影響。比如,收縮率將減少2%,有效省紙。
收縮率和生產成本(Cost)之間的關係
  收縮率(TUR)={(原始比率-新比率)/原始比率}
  比如,兩個假定的B楞型的收縮率={(1.3504-1.3165)/1.3504}=0.0251,用百分比(乘以100)來表示就是2.51%。
  輥(gǔn)使用(use)壽命(lifetime)中的節省紙的費用(歐元)=節約的紙的重量(噸)(Wts)×每噸紙的成本
  Wts=TUR×紙的平均重量×輥加工的瓦楞紙的麵積;
  或者Wts=TUR×{紙的平均重量×(輥的壽命×原始TUR×定紙框的平均寬度)}
  如果紙的平均重量=105gsm,輥的壽命=40,000,000米,定紙框的平均寬度=2米,紙的成本是每噸300歐元,那麽Wts=0.0251×{105×(40×1.3504×2)}=284.7噸
  注:重量的單位是gsm(g/m2),輥的壽命以米來計算。
如果牽引因素增加,伸縮率會成為一個消極的因素,成本(Cost)減少就會變成成本增加。)所以:輥使用壽命中節省(spare)紙的費用=300×284.7=85,410歐元(€)。要知道上麵的等式是近似值,受不同的磨損率影響。然而它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的計算不同楞型成本的方法。
生產成本
  第二個考慮(consider)的經濟因素是和成本(Cost)相關的輥的壽命。當計算這兩者之間的比例,輥、安裝(ān zhuāng)時用的軸承和其他零件和安裝輥的勞動力的總成本都要考慮進去。
  每百萬單位線性長度的輥的成本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成本={輥的成本+軸承等的成本+安裝勞動力成本}/輥的壽命
  如果輥的成本為57,000歐元,軸承和其他零件的成本為8,000歐元,安裝(ān zhuāng)的勞動力成本為1,600歐元,使用(use)壽命為40,000,000米,成本/壽命比(C/mlm)應該是:
  C/mlm=總成本(Cost)/總壽命=66,600歐元/40mlm=1,665歐元/mlm
  這種等式可以用來評估輥運行中不同決定的結果,比如說再研磨後的第二和第三次使用。
通常,瓦楞輥(gǔn)購買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直接采購,這也是最常見的選擇;第二種是租用,並把輥納入瓦楞輥管理項目中。在這兩種情況(Condition)下,要考慮的經濟因素包括流動資金、成本、楞型和輥的壽命。
假定有一對鍍鉻輥,直徑為400毫米。工業紙管生產廠家製定瓦楞紙箱生產現場管理標準,同時定期檢查考核、現場、機器、設備、原材料、在製品、工位、器具的定置定位情況。生產完30,000,000米後,這時的鍍鉻層剛好被磨完,對輥再研磨,或者是研磨前生產完40,000,000米(直到硬化的不鏽鋼楞型材料被磨完)換輥。這兩種選擇都可行,都完成了第一輪的使用期,但是第二種比第一種節約成本。長遠來看,我們必須要看到這兩種選擇對輥的未來使用產生的影響。
選擇1
  輥最初的采購成本(Cost)=67,000歐元
  第一次使用=30,000,000米,再研磨,再鍍和再次安裝的成本=40,000歐元
  輥僅僅丟失了一層表麵,所以可假定再次工作(job)時,輥的直徑和楞型恢複到接近原先的規格,這樣紙的成本就為零。工業紙管是用紙張加工成的管狀的物體。大多紙管為螺旋紙管和無縫紙管。
  第二次使用=30,000,000米,再研磨、再鍍和再次安裝的成本=40,000歐元,楞型恢複到原來的樣子。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30,000,000米
  由於大麵積的研磨,使用三次之後輥(gǔn)破裂。瓦楞紙箱是由麵紙、裏紙、芯紙和加工成波形瓦楞的瓦楞紙通過粘合而成。所以總的生產(Produce)量=90,000,000米
  購買、再次研磨和再次安裝的總成本=147,000歐元
  所以輥的總成本=1,633歐元/百萬米
選擇2
  輥(gǔn)最初的購買成本=67,000歐元
  第一次使用(use)=40,000,000米,再研磨,再鍍和再次安裝的成本(Cost)=40,000歐元
  因為輥丟失了整個塗層和部分基料,假定再次工作時,楞型的縮率會增加,這將導致在後來的4千萬單位線性長度運行中紙的成本多出25,000歐元。
  第二次使用(use)=40,000,000米,再研磨、再鍍和再次安裝的成本=40,000歐元
  第二次使用後,紙的成本為50,000歐元,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40,000,000米
  如果輥(gǔn)直徑縮小一點,就會低於生產(Produce)商的最小規格,使用三次之後輥破裂。
  所以總的生產量=120,000,000米
  購買、再次研磨和再次安裝的總成本=222,000歐元
  所以輥的總成本=1,850歐元/百萬米
結論
  更好的辦法是在方案2中第二次使用後敲碎輥,因為研磨的成本40,000歐元加上紙的成本50,000歐元已經超過了一套新輥的成本。修改選擇2後得到:
  總的生產量=80,000,000米
  購買、再次研磨和再次安裝的總成本=132,000歐元(€)
  所以輥的總成本=1,650歐元/百萬米
上麵的例子完全是假設的,而現實情況則更加複雜的。
  假定有一對鍍鉻(Chromium)輥,直徑為400毫米。生產(Produce)完30,000,000米後,這時的鍍鉻層剛好被磨完,對輥再研磨,或者是研磨前生產完40,000,000米(直到硬化的不鏽鋼楞型材料被磨完)換輥。這兩種選擇都可行,都完成了第一輪的使用期,但是第二種比第一種節約成本。長遠來看,我們必須要看到這兩種選擇對輥的未來使用產生的影響。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在線客服
分享
歡迎給我們留言
請在此輸入留言內容,我們會盡快與您聯係。
姓名
聯係人
電話
座機/手機號碼
sa真人app